您好,欢迎来到兰州城市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东路572号
电话:
手机:
E-mail:
网站:http://dxxy.lzcu.edu.cn/
2018年,我院在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围绕教学和科研,开展了大量产教研相结合的工作,特别是校企联合办学取得了初步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学生管理和其他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将我院2018年完成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
1、邀请上海杰普软件公司工程师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校内实训工作。
2、邀请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任小康教授、安博集团西北大区教学负责人贾汝景、兰州浩辰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广州亚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大区总监董浩洲以及学校教务处的相关领导举行了两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建设达到了扶持专业建设标准,被确定为校级扶持建设专业。2018年该专业首次招生报到193人,该专业将按照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人才培养。
3、根据学校综合改革要求,制订了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2018年度学院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与上报工作。
4、完成了2014级五个专业八个班级274名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和实习实训工作。制定了《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15级学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工作总体安排》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15级学生实习工作总体安排》。
5、邀请兰州交通大学电信学院郑玉甫教授作了题为“工程教育认证对本科教学影响与促进作用”的报告。邀请超星培训讲师开展了混合式网络教学平台课程建设与应用第二期教师培训。通过培训教师掌握了平台上的基础操作、网络课程建设、教学应用与管理、课程运行数据统计等功能模块。
6、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的通知》、《甘肃省教育厅关于严厉查处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的通知》以及兰州城市学院教务处《关于开展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了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专项检查工作,以进一步规范学位论文管理,加强学术诚信建设,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7、完成了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校内申报工作。该团队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工作、教学研究、运行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均取得了好的成绩。
8、邀请了昆山杰普、西安云创、北京融信、北京千锋、北京广信五家企业为2015级学生作职业生源规划讲座,通过讲座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职业生涯理念,明确了未来目标和发展方向。
9、进一步开展了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大学物理公共课程、科学素养类公共课程开设方案的研制和教学改革工作。
10、初步完成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企合作专业)和通信工程(空中交通管制方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论证和制定工作。
11、根据“兰州城市学院关于开展2018年‘本科教育质量提升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学院制定了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18年“本科教育质量提升月”活动安排,共设计了19项教育教学活动,在2018年11-12月期间开展了一系列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活动。
12、智慧学习工厂和通信工程校企合作专业核心课程《IP数据网络构建(上下)》MOOC建设两个项目获批教育部2018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大学计算机基础Ⅰ获省级资源共享课程。
13、在2018年学校“本科教育质量提升月”活动中,青年教师陈建宏获理科组教学竞赛三等奖,孟丛丛获工科组三等奖,《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和《大学计算机基础》两门课程各以小组第一的成绩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说明,物理系被评为校级先进教学系部,岳建斌被评为校级先进个人。
14、积极组织申报本科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共有6个项目被学校立项并且予以建设。
15、完成了2018-2019学年学生的降级重读、跟班试读、退学以及学生学业预警等工作。
16、完成了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组织报名、考试等工作,上下半年两次参加学生共5315人次。
17、完成了实训大楼划归我院部分的论证调研以及方案的设计工作。建成了智慧学习工场并已投入使用。
18、完成了19-21年度财政项目中实验教学平台部分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
19、学院教师指导各类学科竞赛,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26项,其中获第九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国家级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第九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甘肃赛区获C/C++程序设计比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获JAVA软件开发比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单片机设计与开发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全国大学生通信网络部署与优化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1项。获2018年教育部第十二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西部三赛区三等奖2项。获第五届全国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西北赛区二等奖1项。获2018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甘肃赛区二等奖1项。获2018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省部级一等奖1项。获2018年甘肃省第二届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学生在公开刊物发表论文3篇,成功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
20、举办了兰州城市学院第二届程序设计竞赛,在ICT产教融合基地举办了学院“第一届网页设计大赛”,举办了学院“第一届中兴经世杯创新创意IP网络部署大赛”。
二、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
1、继续加强物理学科领域一个重点和一个扶持学科的建设工作,该学科方向今年引进博士3人,立项建设了一个校级科研平台,获得资助经费75万元。
2、在学校立项获批建成了一个重点应用学科“信息传输与通信安全”,初步建成了该学科方向的研究团队,明确了研究方向。该重点学科今年建成了一个校级科研平台,获得经费支持125万元。
3、全年教师发表论文56篇,其中SCI(SCIE)收录3篇、EI或CSCD收录2篇;学院获批纵向项目9项,其中省部级项目2项,厅级项目5项,获得资助经费69万元。学院今年横向项目立项12项,获得横向资助经费近800万元。 学院完成软件著作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学院今年完成教材或著作共计4部,获得各类科研奖励共6项。
4、学院今年组织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张桂戌教授等校外专家学者在学院举办的学术交流会议、学术报告等共计7次。
三、党建和团学工作
1、2018年,学院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在广大党员中组织开展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活动。院党委根据校党委的总体安排部署,制定学习计划,提出明确要求,加强了对学习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开展理想信念和师德师风教育;学院还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学习校党委关于学习十九大会议精神专题教育的相关学习材料。为使基层党建工作常态化和规范化,在严格标准、并参考学院实际情况,对基层“三会一课”和党员发展进行评估整改的前提下,学院党委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规范了党组织生活和组织、制度建设。2018年,分两批培训学生入党积极分子150余名;在严格标难、严格把关的基础上,学院党组很发展学生后党员20余名:按期转正预备党员近30名。
2、2018年共招收本科生580余人。毕业本科生238人,本科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6%;2人获国家奖学金,36人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5名同学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17名同学被评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组织开展院级科技文化、考察参观与社会实践活动10余项(次),举办迎新杯系列比赛等活动10余次。聘任8名教师担任新生班主任,完善了班主任制度,加大了班主任奖惩工作力度,制定并完善了班主任安全目标责任追究制度。
3、2018年,学院团学工作和科技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学院举办了以“规划青春放飞梦想”为主题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学院举办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我的大学”主题演讲比赛。学院就学风建设工作开展了学风大检查、学业困难学生座谈会,“学习标兵”评选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学院的学风建设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安全稳定形势喜人,有力保证了学院教学科研和其他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工作不足之处
1、学院应用型优势学科不明显,特色专业建设水平不够高。
2、学院科研成果不多,科研立项较少,科研经费严重不足。
3、本科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尤其校企合作专业建设需要深化。
4、学院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够,科研实验室建设水平太低。
5、学生党员干部素质需要提高,学习风气需要继续好转。
6、干部责任性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效率仍需提高。
五、2019年打算
2019年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要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学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体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学院从思想政治、组织保障、科学研究、学科专业、教育教学、学生工作等各个方面对2019年的工作进行规划: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真正把对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转化为学院扎实推进建设人民满意大学的强劲动力和实际行动。
2、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加强校级纳米材料计算模拟与应用、固体材料辐照效应与表面改性重点学科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信息传输与通信安全应用重点学科建设。
3、以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专业为示范,深入开展CDIO标准化教学实践活动,尝试开展该专业和物理学专业的认证工作,年内力争建成一个省级特色专业。
4、完善与行业最新技术发展同步的智慧学习环境,构建互联网+智慧学习平台、虚拟演播中心、专业运营中心、联合教研中心、创新创业中心、教育大数据中心,线上线下智慧学习环境,开展互联网+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5、充实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为校企合作专业提供优质的数字化课程资源体系,提供课程资源与产业技术发展同步的建设与更新,确保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对接,与产业人力资源发展趋势对接。
6、以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整顿教育教学秩序,严格教育教学管理,强化教师教学主体责任,提高对本科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探讨提升本科教学内涵的新途径。
7、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本年度积极引进高水平高层次教师和博士毕业生人数不少于10人,使各专业领域教师平均人数基本达到10人。
8、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包括外出培训和考研),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本科教学的能力,积极引进补充完善师资队伍,通过努力本年内建成一个省级教学团队。
9、积极采取措施承办好甘肃省2019年物理实验竞赛。
10、制定学院2019年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实训中心规划,做好2019年实验室各采购项目的落实工作,积极建设申报物理类或软件工程类省级重点实验室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1、开展多种类多层次的学科竞赛活动,尤其要多开展校企联合学生的各类专业竞赛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艺体活动,尤其做好学院运动会、迎新生文艺演出等大型活动的安排等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12、贯彻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政策,切实做到奖勤罚懒,提高工作积极性。完成学院各类奖项的评选,公平、公正的做好年终考核工作。
13、认真组织开展清政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廉洁自律活动,健全完善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认真解决好师生最现实、最关心、最急迫的利益问题。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8年12月23日